2013年1月22日 星期二

日揆博一鋪 盼走出迷失

當代經濟學泰斗佛利民(Milton Friedman)曾說,「貨幣政策太重要,重要得不能讓央行單獨作決定」。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這句話付諸實行,該國央行今日公佈議息結果,預料央行除一改以往「打點滴」式泵水外,最重大改變就是政府與央行將合作讓財政與貨幣政策互相配合,日本央行獨立性將蕩然無存。

這反映日揆盡地一煲,勢要令經濟脫離迷失年代,但熱錢亂竄的情況將加劇。

有傳央行會宣佈無限量購債、將目標通脹調高至2%,甚至有可能會取消0.1厘的利率下限等。這些政策均是現任央行行長白川方明一直抗拒的,但他的任期會於4月屆滿,其後安倍已明言會委任與政府理念相近的「靈魂夥伴」,作為下任行長人選,相信白川可能提早屈服,讓政府參與制定政策。最新消息是隸屬政府的日本經濟財政大臣甘利明正考慮參與央行的議息會議。

近代市場均擁護有獨立性的央行,信奉令央行獨立於政府,有權推行政策以達至物價穩定的教條,認為有利經濟穩定增長。然而,日本過去15年經歷了5次經濟衰退。在沒有貨幣政策的配合下,政府雖不斷推出刺激經濟措施,惟成效不彰。

調高通脹目標 遏圓滙

事實上,根據瑞穗證券數據顯示,政府自99年至今共推出14個刺激經濟計劃,但仍無法成功令經濟起死回生。為了表示復興經濟的決心,安倍政府無視該國債債台高築,本月中推出總值20萬億日圓的刺激措施,規模為歷來最大,冀令經濟增長多兩個百分點,並創造60萬個職位。

安倍認為推行進取財政政策同時,需要日本央行政策配合,以國債貨幣化及調高通脹目標的方法令日圓貶值,亦可印銀紙支持政府開支。

埋下債務危機藥引

不過,安倍這種做法只是博一鋪,經濟潛藏的風險或令該國出現比歐豬更嚴重的債務危機。有分析指下一場金融風暴的發源地,很可能就是日本。

首先,因為一場311大地震引發的核事故問題,令日本喪失貿易盈餘國的地位。另外,日本一直奉行藏富於民政策,以至國民可成為國債最大買家。然而,國民儲蓄率已由90年代的15%,急降至現時的約2%。人口老化問題嚴重,令國家退休基金變成日本國債的淨賣家,購買國債的責任,遂落到銀行業手中,持有的國債總額相當於GDP的85%,變相令小企借貸大幅減少。

上述經濟問題,加上日圓大幅貶值,日本10年期國債已由去年12月初的0.69厘,升至本月初的0.832厘。儘管升幅僅為14點子,但由於債務負擔沉重,息口輕微上升已足以令政府息口支出劇增,成為壓毀經濟的最後一根稻草。

甚麼是迷失十年?

1985年「廣場協議」令美元貶值、日圓急促升值,拖累出口;日本以低息政策刺激內需及減慢升值步伐,卻令市場資金過剩,推動股市及房地產爆升。

1989年日本財政部發覺資產出現泡沫,遂加息打壓投機氣氛,股市隨即大跌,並出現債務危機。銀行壞債暴增,最終要政府打救;企業借貸困難,經濟增長放緩。

往後十年,日本政府推出多項刺激經濟措施均無助脫離困境,通縮持續。日本GDP由90年6月的增3.2%,跌至09年3月收縮3.9%。故有說日本迷失不止十年,是足足20年。

真男人買國債

為吸引國民買國債,日本財政部多次出招拉客,最「騎呢」莫過於2010年「男人買國債更吸引異性」的概念,其中一個廣告強調女性理想結婚對象,是投資取向較保守的男人,更聲稱「持有國債的才是真男人﹗」

蘋果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